On this page
Published June 18, 2025
中国小红书最早的一批男性时尚博主,应该长什么样?
1996 年出生于厦门、来自清华大学金融系的学霸李马特,正是代表之一。他不仅是小红书男性时尚博主的先锋人物,更凭借独特的穿搭风格和金融知识背景,在时尚圈迅速崭露头角。
李马特本科就读于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政治专业,他最初的目标并不是成为博主,而是想成为一名外交部新闻发言人,“通过自己的力量去试图改善一点点社会民生,”他说道。
然而在成长的过程中,他逐渐意识到,与其依赖抽象的政治理论,不如从更贴近现实的产业与经济入手,或许这才是推动社会变革更为可行的路径。许多看似关乎民生的问题,归根结底往往映射出经济结构和产业发展背后的深层逻辑。
于是,从大二开始,他一边认真完成本专业课程,一边自学经济管理,着手准备保研考试。那时的他,已不再执着于宏观政治和理论体系,而是将目光转向更贴近现实的产业与市场。命运也没有辜负他的努力——大三那年,他顺利获得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的保研资格,并在 2020 年正式进入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攻读国际金融硕士。

课余时间,他一直在私募投资机构实习,不断积累项目经验。正值 2019 年春节期间,他的老板要求其调研两个正快速崛起的社交平台小红书和抖音,对比分析其中的博主运营生态、流量分发逻辑以及用户行为,并产出一份调研报告。为了更深入地了解这个新兴领域,他索性决定亲自“下场”实践,以第一视角感受博主的世界。
于是,2019 年 2 月,他注册了自己的小红书账号,成为平台上最早一批男性时尚博主之一。“当时小红书正好在扶持时尚类创作者,我也顺势把做博主当成了一份副业。”
研究生毕业后,李马特并没有立刻成为全职博主,而是先加入了一家私募股权基金公司,主攻一级消费零售方向。“当时我想,金融未必是我职业生涯的终点,”他回忆道,“既然我对内容创作也感兴趣,不如给自己两年的时间,同时兼顾金融工作和博主身份,看看最终哪条路更适合我。”
就这样,他开启了“双轨人生”。白天在基金公司处理项目、参加会议,晚上和清晨则切换身份,成为内容创作者。“我很长一段时间每天早上七八点起床,先拍一些图文、视频需要的素材。下班回家大概八九点,除了健身,其他的时间都花费在做内容方面。”
李马特可以说是最早一批在小红书上探索男装穿搭内容的博主之一。他擅长将基础款叠穿出时装大片般的质感,并积极分享不同单品的穿搭干货,在 2021 年图文转视频的时代,他率先在全网开始尝试 OOTD 穿搭视频,“一年最多更新了 50 条以上的 OOTD 视频,”他回忆道。
随后李马特也陆续创作出热剧穿搭、创意转场、独居日记等火爆全网的视频内容。他总能第一时间根据时事产出具有独特视角与见解的内容,用一种既贴近现实又不乏网感的表达方式,精准抓住观众注意力。

如今,他已与 Dior、Louis Vuitton、Prada、Gucci、Balenciaga、Loewe 等多个奢侈品牌建立了合作关系,被不少业内人士誉为“男性时尚博主的天花板”。
除了穿搭内容,李马特也创作了大量富有深度与思考的作品,比如求职经验分享、社会热点观察、影评与书评等。“我不希望自己只被看作‘会穿搭的男生’,我更希望通过内容去表达我的思考,也想让 Z 世代内容领域多一些真实、多元的声音。”他希望自己的账号不仅是穿搭参考,更是一个可以引发共鸣与讨论的平台,让关注他的用户在获取美感的同时,也能获得启发与力量。
本期,Jing Daily 对话时尚内容创作者李马特,与这位兼具清华学霸背景与“时尚顶流”影响力的意见领袖,深入探讨他如何在内容洪流中构建独特叙事,以及他对当下网红生态与社交媒体变革的深度思考。
Jing Daily:
从开始运营账号到现在,你觉得可以分为哪几个阶段?
李马特:
第一阶段是从 2019 年开始,我正式踏入博主行业。那时一切都是出于兴趣,单纯想记录和分享自己的穿搭灵感与日常风格。内容主要以图文为主,风格轻松自然,也慢慢积累了第一批认可我的粉丝,最终增长到约五万人,这是我内容创作的起点阶段。
第二阶段从 2020 年开始,我逐步从图文向视频内容转型。起初我对镜头感到很不适应,但通过不断尝试,尤其是在发布观点类、求职经验分享等内容后,迎来了粉丝的快速增长。2021 年,我确立了以男生 OOTD(日常穿搭)为核心的视频方向,同时将内容拓展至抖音和 Instagram,成为较早布局多平台的男装博主之一,粉丝数量也在这一阶段突破至 35 万。
第三阶段是从 2024 年开始的,这一阶段我希望展现一个更立体、更有思考维度的自己。除了日常穿搭,我开始创作关于影视作品、社会热点的穿搭解读和观点输出,尝试让内容更具多样性与深度,既贴近生活节奏,也能引发观众情感共鸣和思考。
以上的每个阶段都让我更清楚地认识到,内容创作不仅是表达风格,更是构建自我、连接他人的过程。
Jing Daily:
从一个普通男生成长为时尚博主,这个过程中对你来说最大的变化是什么?
李马特:
这段旅程让我变得更自信了。过去的我不是一个很有自信的人,总是对自己要求很多,也很在意外界的评价和认可。但从一个普通男生转变为时尚博主后,我的账号内容因为受到很多粉丝的喜欢,这个过程让我开始肯定自己的能力,并建立起内在自信。我也不再依赖外部评价,这种由外而内、由他人目光转向自我认同的变化,是博主这个职业给我最大的改变。
Jing Daily:作为一名拥有金融背景的时尚博主,你觉得这段经历为你带来了哪些加分项或不同的视角?
李马特:
本质上,博主是一个信息传播者,需要具备敏锐的洞察力,能够及时捕捉热点、理解趋势,并迅速将其转化为具有价值的内容。我将这种能力称为“商业敏感度”,也是业内人常说的“网感”。一种对趋势变化和内容节奏的即时捕捉与判断力。
而金融行业的背景,正好锻炼了我这种对新事物的快速吸收、分析和表达能力,也让我在内容创作中更具战略思维、前瞻视角和反应速度。这种训练使我在面对复杂信息时能够迅速梳理出重点,并以清晰、有吸引力的方式呈现给观众。
Jing Daily:
你觉得一个好的博主需要具备哪些素质?
李马特:
一个是我刚才提到的商业敏感度,对新鲜事物要有快速反应、快速吸收的能力,并能从自己的视角进行内容转化和表达。另一个就是强大的自我驱动力。很多博主没有老板,自己就是自己的管理者,如果缺乏自我驱动和约束,很难持续稳定地输出内容。
Jing Daily:
你会为了流量焦虑吗?
李马特:
我的焦虑,很大程度上来自于如何在内容创作与商业合作之间拿捏好分寸。社交平台与博主的关系有时像“相爱相杀”,一方面相互依存,另一方面又常因商业化而牺牲内容的创意度与纯粹性。而矛盾在于,观众之所以关注你,恰恰是因为你有好的内容。
这个问题我思考了很久,最终在实践中发现,化解这类焦虑的最佳方式,是尽可能地创作出让用户看完后愿意自发点赞的内容。这也是我始终坚持努力的方向。
Jing Daily:
如果让你挑选三个喜欢的品牌,你会选什么?为什么?
李马特:
我比较喜欢的三个品牌是 Prada、Dior 和 Loewe。
我一直认为 Prada 是一个极具先锋精神的品牌,它所倡导的“ugly chic”美学,以及那种松弛而有力量感的穿衣态度,都深深吸引着我。同时,它在商业层面同样表现出色,始终保持稳定增长。
Dior 则让我欣赏它对经典的传承与创新。品牌拥有深厚的文化底蕴与精湛工艺,能够在保留精髓的基础上融入当代创意,实现传统与现代的平衡共存。
至于 Loewe,我主要是出于对设计师 Jonathan Anderson 的高度认可。他所赋予品牌的当代艺术气质令人耳目一新。尤其是去年品牌在上海举办的大型展览,更让我对 Loewe 的美学体系留下深刻印象。
Jing Daily:
作为各大国际时装周的常客,从你的角度来看,如今的时装周与以往相比,在哪些方面发生了变化?
李马特:
我觉得现在的时装周和以往很不同,整体氛围更松弛,也更注重互动性。过去大家就是看看秀、拍拍照、赶场子,而现在随着 KOL 的崛起和去中心化媒体的出现,比如小红书、抖音、TikTok 等,内容变得更轻量、更即时,随手一个短视频就能上传分享。这种短视频的表达方式,让互动更真实。比如我可能在活动现场和一位外国博主撞衫,我们就可以顺势拍一段有趣的偶遇视频,不仅化解了尴尬,也成了很好玩的内容。
Jing Daily:
在品牌合作方面,你有没有特别难忘的合作?
李马特:
去年,我与 Dior 合作,在北京“迪奥倾世之金”展览期间举办了一场粉丝见面会,原本计划带领 40 多位粉丝一起参观。但活动当天我们才发现,其中一位粉丝是听障人士,报名时并未说明情况。
得知后,我立即与 Dior 公关团队沟通,并决定提前单独带他参观展览,以确保他的体验。虽然无法言语交流,但我们通过视觉与文字建立了良好的互动。当我看到他因展览而收获感动时,也更坚定了我对这份职业的认同,它不仅是内容的输出,更是一种连接人与人、传递情感的方式。
About the Author
Shanghai-based Emma Li is an editor and fashion journalist. She has a masters in international law with a speciality in research on fashion law. Emma is experienced in video planning, editing and production. She is also an expert on Chinese social media platforms such as Xiaohongshu and Douyin and how to build audience and engagement. She is dedicated to creating valuable video content for Jing Daily’s social media platforms. Emma previously worked at Vogue Business China, contributed to WWD in China and Southern Metropolis Weekly as a writer and is a curious, avid digital native with passion for fash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