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Demna 高定谢幕:十年颠覆,归于纯粹

Demna 的崛起离不开三大核心引擎:引领时代精神的设计语言;敢于突破传统审美、拥抱先锋表达的消费群体;以及社交媒体带来的巨大能量。

Demna 高定谢幕:十年颠覆,归于纯粹

Published July 14, 2025

在 Demna 执掌巴黎世家的最后一场大秀中,他以“以人为本”的艺术语言,完成了他在巴黎世家的最终篇章。这场秀里,他将焦点回归于高级定制的本质,每位模特不仅拥有品牌为其量身定制的服装,就连往常手袋上标志性的品牌 logo 也被佩戴者的姓名所取代。这种“署名式”设计不仅是品牌高级定制系列独有的表达方式,更凝聚了 Demna 对个体价值与工艺精神的深切致意。

秀场音乐则由过去十年间陪伴 Demna 实现品牌愿景的团队成员亲自献声,他们依次念出自己的名字,用声音致敬彼此的同行时光。这些名字的背后,是推动巴黎世家突破 10 亿欧元的重要推手。他们的出现不仅致敬了团队的无名英雄,也提醒着我们,在耀眼的创意与资本光环背后,始终有一群鲜活的个体默默耕耘、坚定守护。
服装作为本次高定秀的真正主角,完美融合了 Demna 的设计实力与叙事功底。从极简、严谨的剪裁风格,到充满童趣的公主粉元素,Demna 始终忠于他一贯强调的“存在理由(raison d'être)”的设计哲学,持续探索如何为现代衣橱注入高级定制的可能性。

Jing Daily
第 54 季高级定制系列发布秀中欧根纱材质的粉色公主裙。 图片来源: 巴黎世家

其中,“轻盈感”是核心语言,比如,品牌此次推出了有史以来最轻盈的科技感真丝飞行员夹克,适合夏季穿着的塔夫绸“商务感”机车外套,以及极具多功能性的轻量级风衣等。这些单品在延续高级手工工艺的基础上,巧妙融入了通勤实用性与多季节适配性,成为本季高定秀中最引人瞩目的亮点之一。

伴随“轻盈”而来的,是 Demna 对巴黎世家十年复兴旅程中诸多起伏的某种释放与和解。无论是服装本身、Demna 对品牌的愿景,还是为其演绎造型的模特,此刻都以更纯粹、真实的状态呈现在观众面前。

而进一步深入去看这场告别秀,你可能会发现造型中不再有大量曾经为了匿名化模特而制作的面部遮饰,甚至巴黎世家屡屡爆火出圈的墨镜也在这场告别中淡出了视野。即便走到任期尾声,他依然持续突破,不仅让复古灯芯绒重返潮流中心,更大胆推出品牌首款高级定制运动鞋,为十年创意旅程写下高光收尾。

这么多年里,Demna 之所以能带领巴黎世家崛起,将这个时尚帝国打造成 10 亿欧元级别的奢侈品牌,并成功颠覆奢侈品的传统规则,离不开三股关键力量的持续推动:引领时代精神的设计语言;敢于突破传统审美、拥抱先锋表达的消费群体;以及社交媒体带来的巨大能量。

Demna 的非二元美学:平衡工艺与商业关系的时尚天才 #

既是时尚达人、时尚编辑,也是“Balenciagite”(一种极具 Demna 美学特征的巴黎世家现象)忠实信徒的 Bryan Yambao 在秀后派对上对 Jing Daily 表示:“Demna 一直是设计师中的设计师。他设计的衣服,是真正意义上的好衣服。”当晚,Yambao 身着一件亮粉色 3D 打印上衣现身派对,这一造型也精准诠释了 Demna 的设计哲学:时尚可以带来纯粹的乐趣,同时也能以不拘一格的方式,致敬匠心与工艺精神。

自上任以来,Demna 便将品牌传统作为革新的基石,重塑品牌的时尚语汇。回看他于 2016 年发布的首个系列,44 套造型中,两款结构感极强的茧型羽绒服尤为醒目,另有几款轻盈版本作为呼应。整个系列围绕精准剪裁、结构比例、高定风格、裙装、大衣以及档案中的花卉图案展开。然而,最先打入主流视野并迅速引爆全球潮流的,正是那些极具辨识度的羽绒服单品。Demna 以当代表达重塑了品牌创始人 Cristóbal Balenciaga 的标志性廓形,并在随后的季度中不断将其推向极致。除了羽绒服,真正在社交媒体上引发病毒式传播的,是严肃感与荒诞气质并存的 Triple S 运动鞋。

Jing Daily
巴黎世家的 Triple S 运动鞋,采用多种材质拼接,被称“老爹鞋”。 图片来源: 巴黎世家

一直以来,Demna 的设计始终兼顾商业价值与艺术表达,通常来说,设计师的核心创意往往具备高格调、高参考价值以及一定的实验性,而品牌与市场营销团队的职责,是将这些先锋理念转化为更易于公众感知的传播语言与切入点。尽管市场中不乏深谙时尚的资深消费者,但对于一个大型品牌而言,光靠这部分受众是无法向股东交出满意答卷的。

为此,Demna 主动打通创意与商业的界限,将这一模式内化为自身语言,全面拥抱从设计构想到市场传播的整个时尚链路,并巧妙整合各个环节,构建出一种高度统一、风格鲜明的设计体系。

Jing Daily
巴黎世家为中国市场打造的印有“北京烤鸭”字样的包饰。 图片来源: 巴黎世家

在吸引眼球方面,Demna 擅长运用讽刺性语言,并巧妙借力互联网文化,打造出从“垃圾袋”到“薯片袋”等一系列话题度极高的“抽象”单品。这些设计不仅助力品牌在商业上成功提振销量、赢得关注,还成为众多明星的宠儿,屡次售罄。

尽管 Demna 的设计屡因争议成为舆论焦点,其本质却始终坚守剪裁与结构的严谨美学,并深刻致敬 Cristóbal 的设计遗产。至于观众是否真正察觉这些深层意图,则因人而异。2021 年,巴黎世家重启高级定制系列,并赋予其当代表达,正是 Demna 延续并重释 Cristóbal 精神的鲜明注脚。

在“爆款单品”与“核心高定”的两极之间,Demna 还打造出一系列模糊二者边界的产品。正是这种“非二元性”的设计策略,助推了这些单品在商业上的成功。那些浮夸而前卫的运动鞋大胆抢眼,又不失实穿性,既可以成为创意人士造型中的点睛之笔,也能成为妈妈们日常出行、下午茶聚会的通勤之选。T 恤、细高跟鞋、连帽衫则逐渐演变为现代衣橱中的基础配置。而广受欢迎的 Hourglass 沙漏包,甚至连最为保守的消费者也为之倾心。

尽管那些在网络上讨论度极高的单品最引人注目,但它们从不是 Demna 作品的全部,仅是声量最大的一部分而已。Demna 真正的设计实力,在于他能巧妙地打破现实、数字与意识之间的界限,精准调动时代语境下的工具与语汇。

当然,并非所有人都认同他的设计语言与营销手法,包括一些时尚圈内的精英人士也曾对此持保留甚至质疑态度。但事实早已证明,他所开启的这段设计旅程,已成为当代时尚史中不可忽视、意义深远的一笔。

勇于颠覆、拥抱先锋的“时尚赢家”
当 Demna 接手巴黎世家时,奢侈品行业的设计风格正在经历变革。同代设计师们也在集体推动,试图为那些敢于突破传统奢侈消费规范的受众开辟新的市场空间。

彼时,Demna 与弟弟 Guram 创立的 Vetements 已声名大噪,已故的 Virgil Abloh 当时正通过 Off-White 构建属于自己的时尚宇宙。这些品牌共同证明了市场对高端时装融合街头元素的强烈渴望。2017 年,Kim Jones 将 Supreme 带入 Louis Vuitton 的世界,更彻底打破了大众对“高”与“低”时尚界限的固有认知。

尽管在某些层面存在重叠,巴黎世家与 Off-White 的消费群体并不完全相同——他们各自拥有独特的情绪表达、风格偏好与文化认同。二者的共通点在于:都通过一种小众、边缘却极具冲击力的语言,成功将奢侈品引入全新的受众语境,拓展了高端时尚的边界。

当时,这场席卷整个行业的变革早已超越了服饰本身。这个时代的时尚价值,不再取决于它是否紧跟某种潮流,而在于它所承载的深层次文化语境,一种以社区为核心、融合黑人文化、音乐、嘻哈、滑板与互联网精神的多元共创体系。

借助这一时代浪潮,Demna 聚拢了一批狂热追随者。早期支持他执掌巴黎世家的粉丝,多数是从 Vetements 时期“转投而来”的老粉丝;另一部分则是被其“反叛却始终站在文化中心”的独特气质吸引的千禧一代、Z 世代以及高度活跃的网络原住民。这群人构成了 Demna 宇宙的忠实基本盘。而随着运动鞋、连帽衫等高辨识度且更具日常实穿性的单品不断推出,Demna 也逐步吸引并纳入了更广泛的普通男性消费者。

像中国这样消费者乐于尝新、渴望表达个性的市场,早已为 Demna 的到来铺好道路。2021 年,巴黎世家的年营收在五年内实现四倍增长,其中,中国市场是品牌增长最有力的引擎之一。

时任首席执行官 Cédric Charbit 在 2024 年接受 Jing Daily 采访时表示:“中国是我们顶级客户中占比最高的市场。即便在全球奢侈品市场普遍低迷的背景下,中国依然是巴黎世家最具增长潜力的核心市场。”

然而,要将品牌推向行业巅峰,街头风格的铁杆粉丝、品牌狂热的信徒和全球市场的扩张,只是这一历程中的一个重要的阶段。尽管 Demna 的设计语言充满颠覆性与巧思,但它并非凭空而生。巴黎世家的美学体系的底层逻辑从未改变,譬如 Cristóbal 的经典轮廓,先锋设计与解构主义,Demna 用当下的语境将其与完美融合在过去十年的设计中。

Jing Daily
第 54 季高级定制系列发布秀开场的第一套纯白套头西装搭配及地长裙造型。 图片来源: 巴黎世家

事实上,“老爹鞋”早在 1980 年代 New Balance 推出 990 系列时就已问世。但它此前从未出现在一家隶属于开云集团的奢侈品牌中。为了将日常事物转化为奢侈表达,Demna 与一批早期追随者踏上这段旅程,而他们最有力的盟友,正是社交媒体。

社交媒体的“流量王者” #

当巴黎世家推出 Triple S 老爹鞋时,我正在 Hypebeast 担任编辑一职。彼时,整个纽约办公室的记者们充满干劲,夜以继日地疯狂输出文章,试图测试这双鞋病毒式传播的极限。

随着社交媒体与数字平台的崛起,传统奢侈品杂志和自上而下的创意权威逐渐被打破、瓦解。网络舆论场催生出多元声音,既有奢侈品消费者的表达,也有来自从未涉足奢侈品世界的圈层观点。

诚然,Demna 掌舵下的巴黎世家始终伴随争议。“太丑了”“这根本不是时尚”等批评声不绝于耳。对部分传统且保守的消费者而言,Demna 的美学确实带有某种“挑衅性”。但在一个由社交媒体主导、大众共同参与的新舆论体系中,这些质疑早已变得微不足道。无论人们是喜爱还是厌恶 Kim Kardashian 身穿巴黎世家的模样,点击量从不说谎——流量,才是当下最硬的通货。

这种爱恨交织的大众情绪不仅未曾阻碍品牌发展,反而极大助推了其增长势头。正如我们所见,人们确实热爱运动鞋。尽管批评声不断,Triple S 依旧成功将“老爹鞋”这一风格带入奢侈品体系,并开辟出一种全新的奢侈品叙事逻辑:任何日常事物,只要能被重新定义,就有可能拥有奢侈的光环。

正是在那个节点,Demna 和 Abloh 在纽约 Milk Studios 顶层的纯白空间里,主持了一场以“颠覆”为主题的发布会。在那座象牙色的塔楼中,那些花费上千美元购票、脚踩细高跟鞋入场的观众们,是否意识到,自己正是即将被“颠覆”的对象?

最终,那些观众是否真正理解其实已不重要。一个由时尚爱好者、观察者与评论者组成的集体声音——其中既有资深人士,也有新兴面孔——早已开始主导潮流走向。而“颠覆”也已然发生,时尚本身也正沿着更清晰的轨迹走向开放与多元。

十年之后,这一轨迹已经偏离。在被颠覆的时尚产业残局中,一切逐渐趋于平静。与此并行的是,伴随社会政治运动的兴起,曾经强大的集体声音也变得支离破碎、充满挫败与困惑,甚至被算法轻易操控。

Jing Daily
压轴模特 Eliza Douglas 是 Demna 在 Balenciaga 首秀时的开场模特。 图片来源: 巴黎世家

现在,让我们将视角拉回这场告别大秀。在 Demna 为巴黎世家执掌的最后一场发布会上,他用一个系列向自己精心打造、持续十年的“颠覆式”美学告别。而现场观众似乎并未准备好说再见,他们或多或少地在缅怀,也是在致敬 Demna 为巴黎世家建立起的那套完整而鲜明的视觉语言体系:从闪闪发光的 Logo 变体,到《黑客帝国》式墨镜、标志性的长袜靴,再到那件引发巨大争议的毛巾裙。

正如 Demna 留在秀场的手写卡片所言:“时尚立于明日的边缘,驱动它的并非我们已知之物,而是我们那份对探索未知的悸动之情。” 现在,让我们耐心等待,看看 Demna 会在 Gucci 汇聚哪三种力量,以及时尚界是否真的有下一个潮流。

About the Author

Enrique Menendez
Global Editor in Chief

Enrique is a chief editor with a proven track record of growing global media brands across Shanghai, London, and New York at publications including Jing Daily, Hypebeast, and The Business of Fashion. Combining a creative and analytical approach, Enrique has produced everything from NYT-approved market research to cover shoots and a 500-page coffee table book. Enrique dedicates their career to rethinking the structures that define creative industries and creating content that aligns with this mission.

Get more news based on your intere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