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不止是度假,巴厘岛正在成为亚洲创意经济的新引擎

本地人才、低成本的生产优势,以及优越的地理位置,正在共同推动巴厘岛成长为亚洲创意产业的新引擎。

不止是度假,巴厘岛正在成为亚洲创意经济的新引擎

Published July 07, 2025

提到巴厘岛,许多人首先想到的是如画的海滩,古老的庙宇,以及心灵疗愈者的天堂。如今,这座岛屿早已不仅是放松身心的度假胜地。

它正悄然转变为品牌孵化的沃土,吸引大量生活方式品牌与创业者竞相入场。他们不再只是来此汲取灵感或短暂停留,而是选择深耕本地,将根系扎入这片充满活力与创意的土地之中。

这一现象的背后,离不开当地文旅与创意经济协同发展的推动。旅游业如今为印尼国民生产总值贡献约 6% 的份额,不仅是国家经济的重要支柱,也为创意产业提供了持续生长的土壤。

为何品牌选择在巴厘岛“安家”? #

新加坡泳装品牌 August Society 创始人 Toni Chan 将巴厘岛视为品牌战略要地,目前正考虑将部分生产线迁回这座岛屿。Chan 表示:“我发现,与许多其他国家相比,巴厘岛乃至整个印尼都更注重以设计为导向的艺术化表达,这种特质与我们的品牌基因高度契合。”

Jing Daily
新加坡泳装品牌 August Society 创始人 Toni Chan。 图片来源: August Society

她指出,可持续性是品牌理念的核心支柱。例如,其泳装产品采用再生尼龙面料制成,原料全部取材于可回收塑料瓶及其他废弃物料。在客户群体构成方面,其品牌的核心消费群体集中在中国及东南亚市场,西方客户占比相对较小,且这部分客户群体主要通过线上渠道实现销售转化。

同时,游客对具有更好覆盖性和防护性的可持续泳装的兴趣也在不断增长。东南亚消费者倾向于选择更为保守、符合文化传统偏好的款式。东亚游客,尤其是中国消费者,更注重具有防晒功能的沙滩装。一项于 2024 年在中国进行的调查显示,70.6% 的受访者倾向于选择具备多功能性、适合日常穿着的防晒服。这表明,以中国游客为核心市场的本土及周边国家品牌,依然具备可观的增长潜力。

在这一趋势下,品牌若能及时响应消费者偏好的变化,精准匹配产品功能与文化语境,便有望在新一轮竞争中抢占先机。尤其是那些既能兼顾文化认同与实用功能,又将巴厘岛视为核心战略市场的品牌,更有可能在这一新兴消费场景中脱颖而出,获得长期优势。

不仅如此,巴厘岛独特的自然生态、多元文化与手工艺传统,也逐渐成为品牌探索可持续理念与生活方式表达的理想场域。在这里,“自然共生”“慢生活”等价值观能够被具象化,使品牌得以更加生活化的方式传递可持续理念。

消费者价值观的变化也正在推动这一趋势。根据 Deloitte 2023 年报告,中国消费者愿意为可持续产品支付 9% 至 15% 的溢价。值得注意的是,44% 的中国 Z 世代受访者认为,他们有责任通过自己的时尚选择来支持环境与生态保护。

在这样的背景下,越来越多区域品牌开始将巴厘岛视为具有潜力的生产基地。新加坡品牌 One Puram 便是一个例子,该品牌在岛上生产部分度假服饰系列。这一选择背后,不仅是出于成本或地理位置的考虑,更反映出品牌对可持续价值观的响应。对于年轻消费者而言,一件“来自巴厘岛”的产品,也许不仅是一个标签,更是一种价值认同的表达。

Jing Daily
由 Nabilah Islam 创立的新加坡品牌 One Puram。 图片来源: One Puram

加上巴厘岛的多家制造商允许品牌以小批量形式下单,该模式能够有效帮助品牌降低生产成本。Chan 表示:“作为一个小众品牌,在巴厘岛开展制造业务更容易起步,因为当地制造商对起订量的要求要低得多。”

旅游业回暖,推动创意产业发展 #

作为国内外游客首选的度假胜地,巴厘岛不仅是休闲旅游的热门目的地,也正逐渐成为创意零售业态的孕育土壤。随着中国游客数量稳步回升至疫情前水平,这一趋势正在持续加速,为本地商业生态注入新的活力。据印尼国家通讯社《安塔拉》报道,中国游客在该国的人均停留时长为 8 至 11 天,单次访问消费支出约 1386 美元,这一消费水平与欧洲游客不相上下。

根据印尼《雅加达邮报》报道,万豪国际集团(中国除外)亚太区总裁 Rajeev Menon 表示:“中国游客正成为推动酒店和度假村入住率上升的关键力量。中国赴印尼游客同比增长 72%,显示出旅游业正经历一轮强劲且迅速的回暖。”印尼统计局数据也显示,2024 年 1 月至 7 月,巴厘岛共接待中国游客 27 万人次,同比大增 91.3%。这一涨幅不仅远超东南亚旅游市场整体复苏水平,也释放出一个信号:中国游客对巴厘岛的信心正在快速回升。

为持续扩大中国市场,战略推广同样重要。印度尼西亚酒店与餐饮协会人力资源培训部负责人 Alexander Nayoan 表示:“政府应加大与 KOL 的合作力度,借助其社交影响力吸引更多中国游客前往巴厘岛,亲身感受当地独特的文化氛围与自然风光。”

根据日本市场调研公司 Rakuten Insight 2023 年 5 月开展的调查显示,约 87% 的中国受访者表示在社交媒体上至少会关注一位网红,其中大部分人承认会购买这些网红推荐的产品。这一趋势为印尼带来了重要机遇,不仅可以借助网红经济吸引更多游客,也有望将自身打造为面向区域市场的品牌孵化平台。

Jing Daily
巴厘岛政府旅游办公室官方授权的小红书账号 Bali and Beyond。 图片来源: 小红书

2023 年,印尼旅游部还曾与中国网红合作推广巴厘岛旅游业务。该部门发言人表示,虽然相关合作已初见成效,但仍有不少环节有待完善,例如进一步推出跳岛游套餐以提升出行便利性,同时加强景区的住宿与配套设施,以优化整体游客体验。

Nayoan 还补充道:“从国家层面来看,印尼还应加大对影视内容的投入,借鉴泰国、马来西亚及菲律宾等国的成功经验,通过电影、纪录片等形式,系统呈现印尼的美食、自然景观与文化资源,提升整体国家形象与旅游吸引力。”

经济与金融发展研究所经济学家 Esther Sri Astuti 指出:“印尼在面向海外市场,特别是新加坡及其他邻国,孵化本土品牌方面具备巨大潜力,其成熟的纺织制造体系不仅为大量劳动力提供就业,也为海外品牌在本地设厂提供了现实可行的基础。”

为进一步吸引邻国品牌与创作者入驻,Astuti 强调,印尼亟需推进几项关键改革。首要任务是降低赴印尼的机票价格,并拓展国内航线网络,以鼓励游客走出核心旅游区,深入探索更多目的地。与此同时,还应加强对部分曾引发社会不稳定因素的群众组织的管理,以营造更加良好和可预期的营商与投资环境。

她还指出,若印尼希望在区域制造业竞争中脱颖而出,不仅要保障产品质量,还需维持相较邻国更具吸引力的成本结构。然而,现实的挑战在于,一方面,工人因通货膨胀提出加薪诉求,另一方面,生产效率仍有待提升,特别是在印尼公共假期数量较多的背景下,这一问题尤为突出。

然而,随着创意产业日益成为巴厘岛经济增长的新引擎,这片土地正为众多品牌带来新的发展灵感与创业机遇。对于那些渴望在文化表达与商业增长之间寻找平衡的品牌而言,巴厘岛不仅是度假天堂,它正成为品牌与创意力量交汇的新阵地,值得被长期投入与深耕。抓住当下的窗口期,找准与本地生态的连接点,或许正是品牌抢占下一波增长红利的关键。

About the Author

Yohana Belinda
Contributing writer

Get more news based on your intere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