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 Miu Miu 到 Versace:Prada 能否再造“Miu 式”神话?
如今,Versace 这块曾代表意式奢华的金字招牌,在经历多次资本易主后,正站在重塑品牌定位的关键节点。借鉴 Miu Miu 的成功经验,Prada 集团能否将 Versace 从“流量边缘”重新带回“时尚中心”?
Published April 10, 2025
一场新的时尚风暴,正由 Prada 集团悄然引爆。
今日,意大利奢侈品巨头 Prada 集团正式宣布,以 12.5 亿欧元的价格从 Capri 集团手中收购 Versace,最终定价会根据交易细节调整。
2018 年 9 月,Michael Kors Holdings 曾以 21 亿美元收购 Versace。收购完成后,公司更名为 Capri Holdings Limited,旗下品牌包括 Michael Kors、Versace 和 Jimmy Choo。
遗憾的是,Versace 在 Capri 集团的管理下并未焕发出预期中的新活力。根据 Capri 财报数据显示,Versace 在 2025 财年第三季度的收入同比下降 15%,其中亚洲地区的收入下滑了 11%。早在 2024 年 12 月,Capri 集团就传出有意出售 Versace 的消息。
就在 Versace 陷入增长瓶颈、市场前景模糊之际,Prada 集团的出现,无疑为品牌提供了新的可能。
为什么是 Versace? #
提到美杜莎,人们自然会联想到 Versace。自 1978 年由 Gianni Versace 创立以来,品牌凭借大胆的色彩运用与张扬的性感演绎,塑造出极具视觉冲击力的“性感奢华”美学。
其中,充满戏剧张力的巴洛克印花,正是 Versace 美学体系中的另一核心符号。这一视觉语言最早出现在 1991 年秋冬系列,以其华丽繁复的图腾式结构迅速成为品牌识别的标志之一。无论是在真丝衬衫、围巾,还是贴身连衣裙等经典单品上,巴洛克图案都展现出浓烈的意式浪漫。

Versace 能否再创“Miu 式”神话? #
Prada 为何选择此时出手,瞄准 Versace?答案或许可以从集团过去的品牌运营中找到线索。事实上,Prada 已经在内部成功复兴过一匹“潜力股”Miu Miu,并且为其打造了一套专属的品牌重塑路径。
根据集团在 3 月 4 日发布的 2024 财年全年合并业绩,Miu Miu 零售额同比飙升 93%,创下历史新高。值得一提的是,这匹引领集团增长的“黑马”,四年前还曾一度被视为边缘化品牌。

直到 2021 年,Miu Miu 携手前巴黎世家造型师 Lotta Volkova 打造的 2022 春夏系列,以“低腰迷你裙”、“芭蕾舞鞋”等一系列前卫设计出圈后,该品牌才开始被更多年轻人看见并认可。
随着张元英、Kendall Jenner 等明星频繁演绎,Miu Miu 相关话题在小红书、微博和 Instagram 等社交媒体平台持续升温,进一步催生出“校园 Y2K”、“Miu 系千金风”等风格热潮,引发广泛效仿。从精致发卡到镶钻内裤,一系列单品屡次登上爆款榜单。2024 年,该品牌更是连续四个季度跻身 Lyst 全球最热门品牌榜单前三,稳居最受欢迎品牌之列。
Miu Miu 的逆袭不仅证明了品牌自身潜力,也验证了 Prada 集团在潮流审美、内容营销和社交媒体运营上的敏锐判断与运营优势。这种“以风格出圈、用内容撬动销量”的策略,正是时尚品牌翻红的关键。
如今,Versace 这块曾代表意式奢华的金字招牌,在经历多次资本易主与市场动荡后,正站在重塑品牌定位的关键节点。借鉴 Miu Miu 的成功经验,Prada 集团能否将 Versace 从“流量边缘”重新带回“时尚中心”?这一命题,正成为整个时尚行业关注的焦点。
About the Authors
Shanghai-based Emma Li is an editor and fashion journalist. She has a masters in international law with a speciality in research on fashion law. Emma is experienced in video planning, editing and production. She is also an expert on Chinese social media platforms such as Xiaohongshu and Douyin and how to build audience and engagement. She is dedicated to creating valuable video content for Jing Daily’s social media platforms. Emma previously worked at Vogue Business China, contributed to WWD in China and Southern Metropolis Weekly as a writer and is a curious, avid digital native with passion for fashion.